軸承故障檢測儀能在短時間內完成檢測流程,節省時間和人力成本。而且操作方便,體積小、重量輕,便于攜帶,非常適合現場使用,無論是在冶金、機械、化工等行業的生產線上,還是在設備維護現場都能輕松應用。優質的傳感器保證了數據采集的準確性,穩定的數據采集器和專業的診斷軟件確保數據處理與分析的可靠性。它們能夠依據科學的標準和方法準確判斷軸承的狀態,有效避免誤判和漏檢。
可以在不分解軸承、不停止軸承運轉的情況下使用,實現了在線點檢。這不僅不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,還能及時獲取軸承在實際工況下的真實狀態,預知預測軸承的失效,提前安排維護計劃。通過該儀器可確定恰當的潤滑油更換周期,減少不必要的停機檢修次數,減輕檢修人員的勞動強度。同時,因能提前發現并處理潛在故障,避免因軸承突然損壞而導致的設備停機、生產中斷等經濟損失,提高設備的完好率。
軸承故障檢測儀的測定步驟:
1.前期準備與設備檢查
-儀器狀態確認:在使用前需仔細檢查設備的電源線、探頭、顯示器等部件是否齊全且連接牢固,確保設備處于正常工作狀態;同時應接地使用以保證電氣安全。
-傳感器安裝方式選擇:根據被測設備的結構和環境條件,采用磁吸或螺栓固定等方式將傳感器緊密貼合于軸承表面。正確的安裝是獲取有效信號的基礎。
2.參數配置與校準
-靈敏度調整:校準傳感器的靈敏度,使其適應當前檢測需求。通常需要參考ISO振動標準(如ISO10816-3)或其他行業規范設置合理的閾值。這一步驟有助于提高數據采集的準確性。
-檢測區間限定:便攜式檢測儀具有特定的測量范圍,需確保實際測量值在該范圍內,避免因超量程導致數據失真甚至損壞傳感器。
3.數據采集與記錄
-工況穩定下采樣:在額定轉速、負載等工況條件下連續采集至少3次數據,并詳細記錄當時的運行參數(如轉速、溫度、負載變化等),以便后續分析時作為參考依據。
-多維度信號捕捉:通過振動加速度、速度、位移值以及非接觸紅外測溫功能綜合評估軸承狀態。例如,利用沖擊脈沖原理識別早期微小裂紋或剝落現象。